陈蕊,21岁,陕西人,两年前因为一场意外,双目失明。那段时间,她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,不愿见人,甚至不愿说话。父母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可无论怎么劝,陈蕊就是不肯迈出家门一步。
直到有一天,隔壁的王大妈来串门,手里提着一篮子刚摘的柿子,笑眯眯地冲陈蕊喊:“蕊蕊,出来尝尝,刚摘的,甜得很!”
陈蕊没吭声,缩在沙发里一动不动。王大妈也不恼,自顾自地坐在她旁边,掰开一个柿子递到她手里:“你尝尝嘛,咱陕西的柿子,天下第一!”
陈蕊接过柿子,咬了一口,甜丝丝的汁水在嘴里化开。她突然觉得,这味道好像很久没尝过了。
“蕊蕊啊,”王大妈拍了拍她的手,“你这娃,咋就这么倔呢?眼睛看不见了,可心还在嘛。外头的世界大得很,你总不能一辈子窝在家里吧?”
陈蕊低着头,没说话,但心里却有些动摇了。
从那天起,陈蕊开始试着走出家门。刚开始,她总是扶着墙,一步一步挪,生怕摔跤。邻居们见了,都主动上前帮忙。有人会拉着她的手,带她去菜市场;也有人会陪她在小区里散步,给她讲街坊邻居的趣事。
“蕊蕊,前头有个坎儿,你慢点啊。”李大爷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话,提醒她。
“嗯,谢谢李大爷。”陈蕊小心翼翼地迈过那道坎,心里暖暖的。
渐渐地,陈蕊开始适应了盲人的生活。她学会了用盲杖,学会了听声辨位,甚至学会了用手机上的语音助手。她还报名参加了社区的盲人互助小组,认识了很多和她一样的朋友。
**张强第一次见到陈蕊,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。那天,他刚搬进小区,正忙着收拾东西,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笑声。他探头一看,只见一个女孩正拄着盲杖,小心翼翼地往前走,旁边围着一群热心的邻居,时不时提醒她:“蕊蕊,左边有个台阶,小心点!”**
**张强被她的笑容吸引住了。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,但她的笑容却像阳光一样温暖。他忍不住下楼,走到她身边,轻声问:“你好,需要帮忙吗?”**
陈蕊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笑:“谢谢,我自己可以的。”
张强却没走,反而跟在她旁边:“我叫张强,刚搬来这个小区。看你走得挺稳的,是不是练了很久?”
陈蕊点点头:“是啊,刚开始可难了,摔了好几次呢。”
张强笑了笑:“你真厉害。对了,你是陕西本地人吧?听你口音像。”
陈蕊也笑了:“是啊,咱陕西人,说话都带点‘味儿’。”
两人聊得很投机,张强还主动提出带陈蕊去附近的公园转转。从那以后,张强经常来找陈蕊,陪她散步,带她去吃陕西的特色小吃。
**日子一天天过去,张强和陈蕊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。他们一起参加社区的盲人互助活动,一起学习新的技能,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。张强发现,陈蕊不仅坚强乐观,还有着一颗细腻的心。她总是能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,哪怕他什么都没说。**
**有一次,张强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,陈蕊听出了他语气中的疲惫,轻声问:“张强,你是不是累了?要不咱们去喝杯茶吧,我知道附近有家茶馆,环境挺好的。”**
**张强有些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我不开心?”**
**陈蕊笑了笑:“虽然我看不见,但我能感觉到。你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一些,脚步也重了。”**
**张强心里一暖,握住她的手:“蕊蕊,你真是个细心的人。”**
**那天,他们坐在茶馆里,聊了很久。张强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儿倒了出来,陈蕊静静地听着,时不时安慰他几句。张强发现,和她在一起,自己的心情总是能很快平静下来。**
**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强对陈蕊的感情越来越深。他开始意识到,自己不仅仅是想帮助她,而是想一直陪在她身边,照顾她,保护她。**
“蕊蕊,你尝尝这个肉夹馍,刚出炉的,香得很!”张强把热乎乎的肉夹馍递到陈蕊手里。
陈蕊咬了一口,满足地笑了:“嗯,真香!你也吃啊。”
张强看着她,眼里满是温柔:“蕊蕊,其实……我喜欢你。你愿意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吗?”
陈蕊愣住了,手里的肉夹馍差点掉在地上。她没想到,张强会突然表白。
“我……我是个盲人,你不介意吗?”陈蕊小声问。
张强握住她的手:“我看得见就行了。以后,我就是你的眼睛。”
陈蕊的眼眶湿润了,她点了点头,轻声说:“好。”
从那以后,陈蕊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她不再害怕走出家门,因为她知道,无论走到哪里,都有张强在身边。而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邻居们,也成了她生命中最温暖的回忆。
“蕊蕊,走,咱去吃羊肉泡馍!”张强拉着她的手,笑着往前走。
陈蕊也跟着笑了:“好,咱陕西的羊肉泡馍,天下第一!”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